在這次新型肺炎的疫情之中,相信香港市民的健康意識確實加強了不少,不知道家長們又有沒有趁著這次機會,鼓勵子女多做點運動來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呢?不過,早陣子有新聞報導內地有學生在戴著口罩時做運動時猝死,那真是嚇怕不少爸爸媽媽,但同時又有很多掙扎,到底「運動時要不要戴口罩?」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呼吸不順暢,不戴口罩又不安心,該怎麼辦?
雖然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証實戴口罩做運動對健康有嚴重的影響,而網路上也有謠傳的戴口罩運動能夠增加肺活量等誤導性的資訊,但的確大部分人並未注意到暗藏其中的風險。在一般的情況下,戴口罩運動是不會直接令人窒息。不過,戴口罩做運動確實會給身體增加額外負擔,對於那些身體狀況較差的小朋友來說,很有可能會有造成身體不適。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好呢?
三個要素決定能否戴口罩做運動
運動的劇烈程度
首先,像簡單拉筋等比較溫和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可考慮佩戴口罩,但要注意避免佩戴像N95透氣度較低的口罩。而像球類運動和跑步等較激烈的運動,在運動時往往需要呼吸更多的氧氣,所以佩戴口罩會阻礙呼吸。
在這段期間我建議家長們先避免與小朋友進行激烈的運動。如果怕運動強度不夠,可以適量增加運動的時間,這樣既可減低感染的風險,又可以在健康安全的情況下維持充足的運動量。自身的健康狀況
其次,決定運動時是否配戴口罩也要視乎個人的健康狀況而定。如果平時都有運動的習慣,心肺功能正常,那麼就不必過於憂慮。然而,平時不怎麼運動,或是患有慢性疾病,那就要多加小心。身體較差的小朋友不妨由一些較溫和的居家運動開始,待疫情過後或身體適應一定程度的運動後,再參與其他不同的運動。運動的環境
最後,運動的環境也是一個關鍵,如果像在健身室等有冷氣的室內環境,霓配戴口罩當然不會帶來太多的不適,而且室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較短,最好還是要做足安全措施提防病菌散播。至於在室外運動時,在決定除下口罩前,必需確保與他人維持足夠的距。若然真的要到室外做運動,建議挑選傍晚或早上氣溫較怡人的時段,戴著口罩在酷熱的天氣下運動可不是一個最明智的做法吧。
總括而言,做運動多數都是利多於弊,尤其不少家長在家工作,多出來的空餘時間,不妨和小朋友在家中鋪張瑜珈蓆,一齊運動,既健康又能培養感情,或偶爾一起玩一些運動類的電子遊戲,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於2020年6月刊於《星島日報——Oh!爸媽》)
免責聲明:
上述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超鏈結和其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醫療、診斷或專業建議。保誠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以上任何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如有需要,請儘快尋求其他醫療建議,切勿忽視或延遲尋求醫療建議 /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