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佔全港死亡人數近三成。《經濟學人》智庫於2020年的數據顯示,亞太區佔全球總人口的60%,其癌症發病率則約為全球的50%,加上近年人口急速老化、生活模式改變及受不同環境風險因素影響,癌症治療在保障亞太區人口健康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根據筆者公司的2022年個人壽險理賠報告亦顯示,癌症為去年危疾理賠原因的首位,當中33% 與乳房及女性生殖系統相關,而比起其他類型的治療,癌症治療的索償金額為最高。在香港市場,乳癌治療佔癌症相關醫療索償成本的比例超過25%。
內部資料亦顯示,目前在本港私家醫院治療乳癌的平均開支逾港幣 $60萬元。面對高昂的私營醫院醫療費用,部分病人只好轉投公營醫院接受治療,然而輪候需時,或令部分病人未能及時接受治療而影響治療成效。
及早求醫可放眼海外
然而,與大部分癌症一樣,乳癌愈早發現,愈早治療,病人存活率愈高。根據醫管局最新統計,一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5%以上,但是在第四期才確診的病人,其五年存活率不足20%。如果想把握黃金治療時機,並以較實惠的治療費用盡快得到治療,或可放眼海外。
近日筆者公司與泰國現時最大的私營醫院網絡建立區域合作夥伴關係,讓合資格及在臨床上診斷適合的客戶,到曼谷醫院內的泰國首間私家癌症醫院接受乳癌治療及其他相關服務。治療講求準確度,參考該醫院的小冊子,其乳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6%, 實現全球最高的乳癌存活率,比起一些美國或西歐醫療機構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我們理賠報告的數字看,泰國高端乳癌治療費用比香港少約四分之一。為了令病人開支更有預算和方便財政安排,此計劃下,病人於12個月治療期間,所需支付的治療及其他住宿費用總額不會超出預設上限,並可享用公司特設的出院免找數服務,便捷安全。
對於治療分秒必爭的癌症,如果前往海外求醫能及早提供高質和實惠的治療,對患者實屬一大喜訊,或成為及早治療和及早康復的新出路。
(本文於2023年7月刊於《星島日報》)